教授,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
城市与环境学院
男,1963年6月生,汉族,浙江上虞人。1983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(现浙江大学)土壤农化系,获学士学位。先后在浙江上虞农业局、中国水稻研究所、国际水稻研究所、日本名古屋大学和德国马普陆地微生物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。1998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。2004年10月被聘为中国农业大学特聘教授,2014年1月至今任北京大学土壤微生物学教授。
陆雅海教授长期从事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研究,专注于探讨生物地球化循环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,从土壤微生物角度解译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和机制。他围绕湿地土壤碳循环和甲烷排放的微生物机理,取得了显著研究进展。已出版专著3部,发表论文95篇(含SCI论文75篇),被SCI刊物他引2000余次。其中,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等SCI刊物发表论文55篇,他引1500次。2008年获得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科学奖。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如下:
1979.9-1983.7:浙江大学土壤农化系,硕士。
1985.9-1988.7:浙江大学土壤农化系,硕士。
1988.8-2000.5:中国水稻研究所,助理研究员、副研究员。
1994.9-1998.7:浙江大学土壤农化系,博士。
1995.5-1998.2:国际水稻研究所土壤与水科学系,博士研究生。
1999.3-12:国际水稻研究所,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全球环境研究计划项目顾问。
2000.5-2002.5:日本名古屋大学农学院,日本科技振兴协会特别研究员。
2002.6-2004.10:德国马普学会陆地微生物学研究所,客座研究员。
2004.10-2013.12:中国农业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
2008.3-6:美国康乃尔大学微生物系Tang中国学者客座教授。
2014.1-至今: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
目前担任的学术职务包括:
《Geomicrobiology Journal》副主编
《Microbial Ecology》编委
《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》编委
《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》编委
中国生态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
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与生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
中国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
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
曾获得如下人才计划和奖励:
2005年,被授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称号
2005年,入选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
2006年,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
2006年,获国务院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
2006年,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
2007年,被授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
主要研究方向介绍:
土壤是地球“活的皮肤”,蕴含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。据估计, 每克土壤含有上百亿个微生物细胞和几万个物种,农田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可高达每公顷500公斤碳。栖居在地表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约为海洋微生物总量的10倍,土壤中不同种类的细菌、古菌、真菌、原生动物、无脊椎动物、昆虫等形成复杂地下生物网络,在土壤物质转化与利用中起着不可代替的引擎作用,驱动土壤圈与地球各圈层之间发生十分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,在土壤有机质分解、腐殖质形成和周转、土壤养分的转化和循环、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清除、以及土壤结构和质量的改变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。因此,对于土壤生物及其生物过程的理解和研究,既是当前土壤学和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的前沿和挑战,也是解决我国土壤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。欢迎有志于土壤和和环境微生物研究的同学报考本实验室。